关于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县级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委员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关于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苏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是数字经济时代下服务新发展格局,支撑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实现两业融合互动,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历史使命,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重塑业态模式,大力打造数字赋能型服务业;以高端人才、专业机构为支撑增强产业服务能力,大力打造知识驱动型服务业;以优化供给、扩大需求为路径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大力打造消费导向型服务业,率先探索出一条新兴服务业支撑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新路径。
二、基本原则
聚焦专业,高端引领。引导服务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造与制造业能级相匹配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更精准更全面更高效地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数字赋能型服务、知识驱动型服务、消费导向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速构建先发优势,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企业,实现高端引领发展。
数字赋能,加速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依托坚实的制造业根基,突出创新策源功能,强化创新型经济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促进数字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促进流量线上线下融合,不断催生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双向开放,先行先试。在提升双向连通能力上下功夫,拓展开放型经济链接广度。按照国家关于建设统一大市场要求,扩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对内对外双向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深入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
以人为本,优化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消费导向型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更多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提升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能力,推进文商旅消费扩容升级,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创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三、发展格局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发展机遇,突出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探索研究苏州环阳澄湖城市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鼓励不同功能板块新兴服务业创新、集聚、错位发展,聚焦中心城区辐射影响力提升、联动县级市多级点发展,形成“一主四副”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一主——产城融合发展主城区。进一步强化六个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功能,加快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持续提升新兴服务业在现代城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地位,打造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主城区。依托金融资源集聚优势,抢抓数字人民币试点契机,创新发展以数字人民币为支撑的数字金融。依托科研院所创新载体,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着力发展研发服务、技术服务、双创服务等科创经济。依托苏州交通枢纽优势,打造国际铁路枢纽,提升各类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加快发展以总部经济为重点的楼宇经济。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水乡古镇、大运河等资源,深度挖掘江南文化内涵与价值,着力培育旅游消费、文化消费新型业态。依托人口集聚优势,推动金鸡湖、狮山、古城等商圈提档升级,营造多触点、可交互、沉浸式的购物场景,提升发展新型商贸。依托太湖、阳澄湖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科创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推动环太湖、环阳澄湖地区建设创新湖区。
四副——两业融合发展副中心。依托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打造四个两业融合发展副中心,进一步推动新兴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创新集群融合互动发展。张家港市依托铁路和港口交通优势,发挥货物集散、保税政策功能,加强数字物流体系和大宗商品供应链建设,做强全国知名大宗商品商贸流通基地。常熟市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物流业和制造业、商贸业融合发展,推动纺织服装业数字化转型,延伸创意设计、柔性定制等服务业链条,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太仓市发挥临沪优势,依托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推动服务业与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加快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昆山市突出抓好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金改区建设,积极探索两岸金融创新合作,重点发展国家超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产业创新集群提供强大支撑。
四、重点方向
(一)着力发展数字赋能型服务,探索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新路径。
1.金融服务。聚焦产融特色,培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业态。全市域、全领域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完善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体系,集聚一批数字人民币生态圈企业,加快推进“2.5层”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C端(个人用户)、B端(企业用户)、G端(政府、事业单位)大力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提升数字人民币结算量。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充分发挥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作用,强化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推动金融科技企业集聚发展。完善数字征信产业生态,发挥全国唯一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试点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方征信平台,不断迭代优化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绿色企业和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畅通绿色项目与金融资源对接渠道,向绿色领域倾斜更多信贷资源。
2.信息服务。发挥数据流赋能作用,支持国内外流量头部企业在苏集聚资金流、货物流、技术流、人才流,在线下线上融合中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充分发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集聚优势,加强工业互联网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应用,为全国提供“苏州解决方案”。发挥智能车联网先发优势,坚持典型场景探索、基础设施建设、新业务研发推广协同并进,不断催生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加快建立由路侧感知、路侧通信、边缘计算等单元构成的智能道路基础设施体系,吸引更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的创新平台载体落户苏州,探索发展多样化应用场景,培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以做强5G通信、光通信、量子通信为重点,推动智能传感器网络、窄带物联网络和5G网络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信息安全和相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推进国家级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建设,创新“区块链+服务”模式,打造面向数字人民币流通、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典型示范应用场景。
3.物流服务。推动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面向制造业供应链协同需求的数字物流响应能力。鼓励发展数字云仓,推动物流企业转型为具备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能力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培育数字物流服务品牌。依托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升“冷链物流+”跨界融合与集成创新服务水平,建设安全可靠、全链条、数字化、可追溯、高效率的现代冷链服务网络。推动快递物流与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邮政快递处理中心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分拣系统应用。推进农村快递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快递服务城乡一体化水平。
(二)做优知识驱动型服务,探索高端知识服务集聚发展新路径。
4.科技服务。紧密结合创新集群确定研发方向,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提升技术研发服务能力。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覆盖产品生产全周期的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研发服务产业。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获权、确权、维权、用权服务全链条,推动各县级市(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市知识产权专业服务能力和质量整体攀升。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提供高品质的信息和服务通道。
5.商务中介服务。围绕会计、法律、会展等商务中介服务领域,以做优做强、做精做专为导向,着力推进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建设,培育集聚一批高能级、国际化服务企业和机构,积极与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的事务所依法规范开展联合经营或者业务合作。培育本土总部型专业服务机构、多元化的专业咨询服务集团,不断提升苏州商务中介服务核心竞争力。发挥苏州大型专业市场众多的优势,打造一批集产品展示、商务采购、专业论坛、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展览展示平台。
6.设计服务。聚焦工业设计、规划设计、艺术设计领域,创新性发展具有苏州特质的设计服务。推动工业设计与产业创新集群相结合,支持工业设计领域重大活动,提升苏州工业设计品牌影响力。着力提升建筑设计原创水平,推进技术攻关、推广和应用,加强平台建设,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汇集。与在苏高校加大“产学研”合作,挖掘苏州传统文化深厚积淀,持续提升苏州原创、苏州定制美誉度。
7.人力资源服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市、区(县)两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重点企业用工联盟作用,常态长效优化企业用工服务,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零工市场建设。深度融入全球人才链,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推进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持苏州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提升苏州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加强文化教育创新力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8.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进一步发挥检验检测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技术支撑作用,为企业提供新品研发、技术攻关、产品检测、标准制定等优质服务。补齐产业链检验检测服务短板,打造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全方位满足产业链相关企业检验检测需求。鼓励认证机构以市场需求提升技术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激发市场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认证供给。
9.绿色低碳服务。提高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各类创新技术融合发展,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绿色产业链。围绕绿色经济发展需求,提升绿色低碳服务,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绿色低碳服务模式创新,促进节能节水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提升绿色环保服务质量,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三)高质量发展消费导向型服务,探索培育多元化消费需求新路径。
10.现代商贸。做强首店经济,大力发展品牌首店。集聚资源首发,打造全球新品首发首秀活动平台,推出时尚首秀。深入挖掘夜间消费潜力,丰富夜间消费场景、创新夜间消费供给。鼓励零售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实体店铺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零售业提档升级,推动以零售为主的单一商业功能向融合销售、体验、智能、定制等新型复合功能转变。探索商圈智慧化改造,打造综合型消费集聚区。加快培育线上消费,多维度布局数字生活、数字商贸等新兴数字消费。加快传统批发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改造提升商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线上线下融合能力以及服务拓展功能,促进业态优化调整。
11.文化消费。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鼓励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出版发行,全面推进苏州文旅数字化建设。传承振兴苏式传统工艺,着力挖掘、萃取江南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探索苏作项目产业化升级,深化苏作产学研生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游戏直播、电子竞技、云游戏等新业态,引育国内外龙头骨干电竞动漫企业、赛事运营企业,加强动漫IP打造与动漫衍生品综合开发。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努力培育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对标国内外顶尖的影视产业集群,重点提升内容创作、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出品发行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国内知名影视制作产业集聚区。
12.旅游康养。以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加大全域旅游建设力度,打造高质量文旅集聚区,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开发数字经济时代旅游休闲体验新场景,强化旅游载体建设,完善旅游消费设施,吸引优质旅游项目落地,增强旅游对城市消费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建设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培育发展都市农业,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探索“康养+互联网”发展新模式,健全康养全产业链,推动各地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康养领域加快形成高端创新集群。
五、保障举措
(一)强化创新主体核心地位。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信息链、服务链,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生态位”企业,筛选出在细分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创新领军企业。发挥总部经济聚合作用,构建以高端新兴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总部经济集群,完善总部经济服务体系,重点引进和培育税源型总部、创新型总部、平台型总部,加速集聚央企总部、民营总部与外资总部,提升总部企业在苏经济贡献度。谋划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创新布局,推动科技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全球维修中心等服务创新集群建设,鼓励制造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积极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总结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两业融合标杆。
(二)引育产业创新人才队伍。
大力集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聚焦新兴服务业重点领域,完善市场化人才认定机制,强化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集聚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型人才队伍。强化企业用人育人主体作用,支持服务业企业形成较好的人才队伍基本面,对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各类人才培训给予支持。依托长三角高校集聚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为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引育重点领域高端人才,研究制定服务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新兴服务业领域人才实施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最优环境。
(三)增强创新载体策源能力。
创新发展高端楼宇经济,鼓励楼宇运营单位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重点引进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高端商务机构,打造一批以数字经济、高端商务、产业生态为特色的楼宇,实现以楼聚产、以产兴楼。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汇聚各类流量的功能性平台,搭建数字孪生平台、城市资源OS平台、城市智算公共平台等数字底座重大平台,放大平台企业集聚带动效应。提档升级服务业集聚区,以服务功能优化、竞争力提升、空间布局集聚为核心,促进服务业重大项目、高端资源、公共平台向各类服务业集聚区汇聚,全面提升新兴服务业集聚创新发展水平。加快新兴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招商资源统筹力度,着力招引拉长板、补短板、促转型项目,加强项目全过程服务和管理。
(四)营造优化创新发展生态。
着力促进服务业态进一步融合,大力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产业电商、智能运维等重点行业,丰富服务业应用场景供给,促进技术与产业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场景开放工作机制,探索新型的供需对接、采购服务、奖励补贴模式。完善开放创新服务体系,主动承接上海现代服务业溢出,强化苏州服务业集聚与辐射功能,培育一批跨境、跨区域、辐射带动力强的细分服务业市场。加大金融对新兴服务业支持力度,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便利化、可及性水平。打通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境内境外流通堵点,推动更多头部企业、优秀人才、高端平台、优质资本在苏州融合汇聚。鼓励审慎包容监管,营造新兴服务业创新发展浓厚氛围,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培育新兴服务业发展新增长点。
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功能,牵头配套制定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25行动计划、若干扶持政策和综合评价办法,建立新兴服务业发展综合监测评价机制,发布年度评价结果。各部门要根据新兴服务业工作职能分工合力推进,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快从行业管理向产业推进转变;各地要相应成立推进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做好新兴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壮大、服务业人才集聚和重点载体建设等工作,上下联动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