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详情

关于印发江苏省昆山市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规划的通知

昆政办发〔2022〕96号
级别:昆山市级状态: 有效
分类:金融扶持政策,昆山市级,高质量发展
支持方式:其他
支持产业:
发文单位: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规划》业经市政府第 11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 年 9 月 28 日

江苏省昆山市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规划

        序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金融工作发展要求,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根据《江苏省昆山市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20〕184号),立足昆山市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昆山金改区或金改区)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编制本规划,主要目的是找准昆山金改区改革创新突破口,阐明金改区建设期间内金融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作为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的指南,以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本规划实施期间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各项工作面临新的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在实体经济”,昆山金融系统按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产业、服务民生需求、防范金融风险的工作目标,对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为进一步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昆山先进制造业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根基

        江苏省具有较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和基础设施,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2021年,江苏省GDP为11.6万亿,占全国10.2%;进出口总额8068.7亿美元,占全国13.3%;一般性公共财政预算10019.7亿,占全国4.9%。

        在全省发力制造业科技创新背景下,苏州市凭借制造业聚集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021年,苏州市GDP为2.3万亿,占全省19.5%;进出口总额3921.1亿美元,占全省48.6%;一般性公共财政预算2510.0亿,占全省25.1%,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提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昆山市是苏州市发展制造业的“主力军”。2021年,昆山GDP为4748.1亿,占苏州全市20.9%;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分别占苏州全市27.2%、18.6%。随着苏州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昆山正加快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全面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努力打通创新成果产业化通道,着力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与此同时,昆山市推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构建两岸全方位交流合作的新格局,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2021年,昆山台资企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260.7亿元,同比增长10.2%,占昆山规上工业产值的51.2%。

        二、金融监管改革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近年来,我国在法律、政策层面,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业务限制、政策引导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变革,各类金融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三次修订,放松了外资银行的准入门槛,取消了外资银行设立申请前1年的总资产要求。202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放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提升了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股东的一系列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在2019年的修订稿中则分别提高了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准入门槛。

        江苏省及苏州市的政府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建设,鼓励机构做优做强,以及完善银担合作机制等相关要求,意味着金融机构业务未来面临的环境改变。

        2021年,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实现较快速发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344.8万亿元,增速7.8%;江苏省银行资产规模24.2万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10.7%。江苏省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稳健,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6家证券公司和9家期货公司,与2019年、2020年保持持平,分别占全国4.3%与6.0%,为昆山市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行业环境。

        三、资本市场改革为金融支持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渠道

        近年来,国家以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了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以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渠道;在IPO发行准入方面,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推行注册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全面实施注册制;在IPO发行定价方面,更加趋于市场化;在市场监管与打击证券市场违法方面,修订了《证券法》《刑法》,大幅度提高了证券市场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在股权投资领域,国家积极推进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扶优限劣”原则,持续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与行业自律管理规则。

        昆山市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市公司数量从2019年14家上升至2021年2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从2019年近1000亿提升至2021年超2000亿,三年时间实现市值翻番。昆山通过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为区域内企业创造更好的股权融资的环境和条件,更有效地利用公开资本市场和私募股权等融资渠道。

        四、保险领域不断拓宽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巨大潜力

        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我国保险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保费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全国保费收入44900亿元,同比下降0.8%,基本保持平稳。其中,江苏省保费收入4051.1亿元,同比增长0.9%。面对保险业较好的国内和省内宏观形势,截至2021年底,昆山市保费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1.4%,保险业务发展进一步提升。

        为推进保险行业健康平稳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支持鼓励政策。在寿险领域,国家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意见,鼓励发展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并对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金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在此背景下,昆山市养老金市场有望实现长足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寿险深度和密度。在财产险领域,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银行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对强化科技保险服务的保障作用提出了要求。昆山市科技型企业有强烈的科技保险需求,叠加政策红利,有望形成科技保险“昆山样板”。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能减排、低碳运行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趋势。早在2018年3月,昆山市政府印发了《昆山市推行绿色金融服务助力节能环保安全发展实施方案》,形成绿色金融工作框架。昆山市以“安责险”和“环责险”产品为抓手,不断创新和丰富绿色保险产品系列,并将绿色保险嵌入绿色金融保障体系,用金融手段助力企业的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接下来,昆山将在拓展绿色保险覆盖面、推动绿色保险条款标准化、实现绿色保险与绿色金融联动,以及开发排污权益类履约保证保险、碳排放节能效率保险等新型绿色保险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昆山保险业将不断丰富业态和拓宽业务范围,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风险管理服务,助力产业升级和发展。

        五、两岸经贸合作为金融与实体融合提供实施平台

        日益紧密的大陆和台湾的经贸合作助推昆山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32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大陆对台出口78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自台进口24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大陆对台贸易逆差突破1716.2亿美元。台湾是大陆第八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随着对台跨境贸易的逐步深入,两岸的跨境贸易监管也进入新的阶段。202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获批,成为大陆首家具有两岸特色的金改区,跨境金融特别是对台跨境金融的发展已经走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前列。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昆山开展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试点,是大陆地区唯一试点,截至2021年底,累计借放款金额242亿元。未来,大陆将继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加强监管合作,提高开放条件下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

        六、科技金融深入推进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构建有效支持以创新为内核的新实体经济的中国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要求,探索建设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江苏省“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强科技金融供给,推动苏州市打造具有良好协同增强效应的功能性金融中心,支持苏州高标准建设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

        苏州是我国制造业科技创新高地,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昆山作为苏州创新发展的“领头羊”和临沪对台“桥头堡”,近年来打造了两岸青创园、台协“微创业”基地等5个国家级海峡两岸创业和就业基地,构建“高端人才科创+专项投资基金+离岸创业孵化+两岸深度融合”为核心的3.0版科创服务平台,成功培育了一批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昆科贷”逐步成熟。除了科技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之外,昆山市也拥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初具规模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和相对完备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有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二章 建设基础

        一、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初具规模

        (一)金融机构在数量、业务量等方面初具规模

        截至2021年底,昆山市银行业机构数量达40家,本外币存款余额6473.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661.1亿元,本外币存贷款总额首次迈上1万亿元新台阶;保险业机构数量达47家,当年实现保费收入88.6亿元①;证券业机构数量达18家,当年实现证券交易金额7811.1亿元。在政策支持方面,昆山已发布实施《昆山市促进金融业发展实施细则》等,积极扶持金融机构发展,吸引注册设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企业,对金融机构根据实收资本规模给予差异化的落户奖励,初步起到了政策引导的作用。在政策扶持下,近3年来新设立金融机构数量逐步增加,地方金融机构数量稳步增长。

        (二)保费收入和承保金额稳中有升

        2019~2021年,昆山保险分支机构数量分别为50家、47家和47家,保费收入分别为86.5亿元、89.9亿元和88.6亿元1,收入水平保持平稳。2019~2021年,昆山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分别为2.1%、2.1%和1.9%,保险密度(保费收入/常住人口)分别为5186元、4297元和4235元。总体上看,保险业发展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稳定。

        (三)地方金融组织及配套中介服务机构体系较为完善

        地方金融组织及配套中介服务机构种类较为完备,既包含典当、融资租赁等多种地方金融组织,也包含资产评估、信用服务、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配套中介服务机构。近三年来,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逐年上升,资产评估公司与备案信用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创新高。截至2021年底,昆山地区共有资产评估公司42家,律师事务所62家,会计师事务所17家。地方金融组织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为当地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条件。

        二、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信贷投放稳步增长,对重点行业支持力度加大

        2019~2021年,昆山市银行资产规模与贷款余额大幅增长,分别为5327.1亿和3999.8亿、6283.7亿和4836.3亿、7059.2亿和5661.1亿。银行业平稳发展,信贷资金、数据、业务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保障“三农”产业与民生改善,有序发展多元业务,巩固涉农贷款的主导地位;稳步推进并购贷款业务,促进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产品“昆链贷”上线,政府引导风险共担,鼓励合作金融机构因地制宜,给予差异化风险补偿与制定专门化金融方案。

        (二)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初见成效,机构数量和规模稳步增长

        截至2021年底,在昆山注册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135家,管理基金规模306.4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数量428只,总规模为1034.4亿元。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初具规模,备案的创业投资基金规模86亿元,并成立了首只总规模3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台资私募股权投资起步较早,2014年即成立了首个内地与台湾企业合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目前已发起设立了两只基金,资本规模12.5亿元;此外,总规模50亿元的台商发展基金完成设立,专项用于台企转型升级及台湾青年创业。

        昆山出台了多项针对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规模奖励和投资奖励政策,花桥开发区在市级政策基础上出台了经营贡献奖励,对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与放大作用初步显现。截至2021年底,昆山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认缴出资12.4亿元,撬动基金总规模119.7亿元。

        (三)推进创新创业取得积极进展,优化良好发展环境

        截至2021年底,昆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148家,入孵企业达3256家;新型研发机构达14家,入驻科研人员达282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144.28亿元;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2014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累计13889件,科技创新实现稳定发展。

        (四)直接融资取得积极成效

        2021年,昆山市企业IPO融资及再融资规模达27.2亿元,债券融资规模达335.2亿元。目前,有A股上市公司26家,其中台资上市公司5家,并正积极推进后续企业的上市培育。沪电股份、新莱应材、优德精密、哈森股份、福立旺等企业在2010~2021年间相继上市,为后续在昆台资企业的上市奠定了基础并起到了示范作用。福立旺在科创板的成功上市也表明在昆台企可以很好的契合市场发展,期待日后直接融资有更快的发展。昆山目前共有上市后备企业130家,其中报证监会、交易所企业11家,在省证监局申报辅导企业14家。台资上市梯队企业20家,其中创业板在会台资企业2家,辅导期企业3家,上市后备台资企业15家。

        (五)绿色金融取得有效进展,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21年底,昆山绿色信贷余额450.7亿元,较上年增长93.3%。绿色金融风险资金池作为政策性专项资金,主要扶持符合要求的环保提升、节能服务等项目,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引导作用,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与融资便利,并有效的引导和促进在昆台企的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12月,昆山农商行以碳排放权为质押物,发放1000万元贷款,标志着昆山金改区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成功落地。该笔业务打通了昆山金改区碳交易排放权质押贷款的关键环节,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有效发挥了环境权益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

专栏A:昆山市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战略,加大绿色金融投入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根据《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昆山市在绿色金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为未来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些经验与借鉴。

        首先,绿色金融实施基础不断完善。2015~20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度综合能耗连续2年实现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并且,2017~2018年,昆山市先后出台《昆山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实施细则(试行)》和《关于昆山市推行绿色金融服务助力节能环保安全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优化产能布局;明确通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产品,给予项目支持、风险防控和长期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激励。

        其次,绿色金融产品有序落地。2019年,昆山市设立“绿色金融风险资金池”,通过政府平台融资担保模式为技术改进与节能服务等绿色项目提供便利,目前总规模已达5000万元。截至2021年底,昆山绿色信贷余额累计突破450亿元。绿色保险方面,2018年5月专业保险经纪公司搭建了“一平台三中心”,以“绿色保险智慧云平台”为渠道实现保险方案、理赔与服务的“三统一”规范。截至2021年12月底,平台已累计承保4448家企业(台资企业891家),累计保费达6800万元,覆盖保障人数超过51万人,为2311家企业提供了现场风险服务,排查重点隐患8811处、主要危险源8138处,对防范化解绿色风险、提高企业安全责任落实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昆山本地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绿色金融创新。昆山市农商行于2004年12月经监管机构批复改制成立,2005年1月8日正式开业,现有编内员工1600多人,共辖75家网点,其中昆山市本地63家网点,是昆山市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的银行。昆山市农商行拟发行绿色金融债10亿元,已进入正式申报流程。

        昆山本地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绿色金融创新。昆山市农商行于2004年12月经监管机构批复改制成立,2005年1月8日正式开业,现有编内员工1600多人,共辖75家网点,其中昆山市本地63家网点,是昆山市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的银行。昆山市农商行拟发行绿色金融债10亿元,已进入正式申报流程。

        目前,昆山市绿色金融建设仍存在阶段性攻坚点,包括绿色信贷风险池入池企业范围有限、产品供给较为单一且集中于制造业、信息平台链接密度不足等情况。

        未来昆山市将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基金、鼓励绿色债券发行、拓宽绿色保险覆盖、对接碳交易市场合作等形式,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平台互联数据共享的基础设施衔接、政企合作机构联动的风险管理模式、区域协调产业融合的综合推广方案,在“十四五”规划的顶层设计支持下实现昆山金改区绿色金融改革的长远目标。

        2014年,昆山市首次将“安责险”引入风险管理服务,并在2017年实现了“安责险”+“环责险”的联动和扩面。2018年3月,印发《昆山市推行绿色金融服务助力节能环保安全发展实施方案》,环责险补贴由江苏省(40%)、昆山市区镇(30%)两级财政发放,安责险补贴由昆山市区镇(30%)财政发放。昆山中汇保险经纪公司受托负责绿色保险市场化推广,目前已推出包含“安责险”和“环责险”在内的绿色保险产品3.0版。截至2021年底,昆山市绿色保险投保企业4448家,保费达6800.1万元,保障额度239.7亿元,覆盖人数达514966人。通过政府支持和发挥专业化保险机构在产品开发与推广、风险教育宣传、防灾防损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形成绿色保险产品的昆山模式。


专栏B:绿色保险(“安责险”+“环责险”)的昆山模式

        “安责险”+“环责险”启动及扩面:2014年,根据江苏省安监局、保监局制订的《关于在全省高危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意见》,部分保险公司开始实施对投保企业现场风险管理服务,首次将“安责险”引入风险管理服务。2015年,昆山巴城镇与保险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对巴城镇工贸企业实施“保险+服务”的“安责险”工作机制,进行为时三年的区域试点。企业投保后由保险公司聘请外部专家到现场进行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等风险管理服务,并督促企业及时整改。2017年在工业企业密集的昆山市开发区试点推行“安责险”+“环责险”工作,试点以事故预防服务为核心,为昆山市推行绿色保险奠定了数据基础和提供了相应的经验。昆山市绿色保险工作机制建立后,构建了“一平台、三中心”绿色保险服务体系,专门开发绿色保险智慧云平台。平台服务签约专家68位。

        政府支持+依托保险经纪公司的服务模式:2018年3月昆山市政府印发《昆山市推行绿色金融服务助力节能环保安全发展实施方案》,通过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等金融产品助推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2018年5月昆山市政府金融办委托昆山中汇保险经纪公司(中汇公司)负责昆山绿色保险市场化推广,中汇公司制定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理赔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的绿色保险方案。2018年8月第一次招标人保、太保等8家保险机构入围第一期共保体,期间不断优化共同体组成保险公司,2021年第三期共保体已更新至10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保险公司。此外,中汇公司协同各个保险公司开展绿色保险企业宣讲会300多场,参会企业4000家,受到全国应急和保险领域的广泛关注。

        将绿色保险产品嵌入绿色金融保障体系:为支持企业绿色转型,2019年昆山市政府设立了5000万风险资金池,以发改委绿色产业支持名录为基础,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2021年10月开始把绿色保险智慧云平台投保的企业作为绿色信贷的“白名单”,推送给风险池管理机构,让企业既能享受到保费补贴,又能得到政府资金池贷款支持,形成“保险+服务+信贷+科技”的综合金融服务。2021年9月1日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把“安责险”作为法定保险在八大行业领域中强制实施,在此基础上探讨住建、交通、农村农业、食品安全等领域推行相关绿色保险的产品,在社会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让保险发挥更多的引导和保障作用。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排污权益类履约保证保险、气候保险、碳排放节能效率保险等新型绿色保险产品,支持多形式的金融产品落地。


        三、两岸经济金融合作日渐紧密

        (一)两岸金融机构合作持续深化

        通过引进培育台资金融机构,金融业态不断丰富,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高,为贸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金融支持。截至2021年底,昆山金改区内共有台资参股银行3家,台资参股基金4支,台资参股保理公司1家,台资参股消费金融公司1家。其中,昆山天雄商业保理公司为江苏省首家外资商业保理机构,华创毅达生医股权投资企业为江苏省首家以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模式运营的基金,彰化银行花桥支行为江苏省首家台资银行同城支行,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为江苏省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

        (二)台资在昆山投资稳步增加

        2019年,台资在昆山市新设外资项目159个,新增注册外资2.4亿美元;2020年,台资在昆山市新设外资项目199个,新增注册外资9.7亿美元;2021年,台资在昆山市新设外资项目214个,新增注册外资10.8亿美元。其中,2020年,台资在昆山市新增注册外资占台资对全国、全球的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16.4%、6.8%。

        (三)台资企业融资效率不断提升

        在正常融资服务基础上,昆山市综合风险池推出“昆台融”产品,专门为台资中小企业服务,融资利率更优惠,包含了所有表内外、本外币产品。截至2021年底,“昆台融”累计完成贷款9.9亿元,惠及台资企业129家,有效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需求。

        (四)两岸货币合作有序推进

        2011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在江苏省开展人民币与新台币现钞项下双向兑换试点。2021年5月11日,中国工商银行昆山市分行落地首笔人民币对新台币无本金远期交割(NDF)汇率避险业务,随后中国银行昆山分行也推出了新台币NDF业务。一方面,这些新举措打破了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无直接汇率避险工具的历史,有助于台资企业降低汇率风险和财务成本,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是昆山金改区探索两岸货币合作的重要突破;另一方面,鼓励台企将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和财务核算货币有利于两岸在产业密切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金融联系,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五)两岸其他跨境金融合作逐步扩展

        截至2021年底,共有3家台资银行在昆山设立分支机构,机构数量占比7.3%。2019~2021年,台资基金及管理公司数量分别为3家、3家、4家,占比分别为0.6%、0.6%、0.7%。截至2021年底,共有288家企业办理双向借放款备案,合计所有者权益1506亿元;194家企业累计办理台资企业集团跨境借款收入220.4亿元,放款支出21.2亿元。2014年,台资金融企业中华开发金控与毅达资本在昆山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发起成立8.3亿元的首期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019年,又设立了总规模7.3亿元的昆山华创毅达生医股权投资企业。

        (六)人民币跨境便利化使用

        2010年以来,昆山市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跨境贷、线上审核跨境人民币结算电子单证以及优质可信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试点先后落地,为进出口企业带来方便快捷的结算交易,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的贸易投资,为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新的渠道。2013年2月,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两岸跨境人民币清算首发。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在昆山开展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昆山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等四项试点业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围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这条主线,昆山陆续实施了跨境贷业务、资本金意愿结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线上审核跨境人民币结算电子单证业务等在内的一系列金融创新试点措施,有效增加了台资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取得良好的成效。昆山已有43家企业纳入跨境人民币优质可信企业名单,包括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仁宝资讯工业(昆山)有限公司等20家台资企业,被纳入可信名单的企业累计办理便利化收支业务594亿元。此外,昆山金改区落地全省首笔线上审核跨境人民币结算电子单证业务后继续扩大业务覆盖面,截至2021年底,已有57家企业开展此项业务,实现“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累计办理跨境收支94亿元。同时,昆山金改区积极开展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累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5亿元。通过推进跨境人民币便利化试点和外汇管理便利化改革,有力保障了人民币在服务贸易等领域的跨境使用。

        (七)推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建设,促进贸易融资发展

        2020年10月,昆山市农商行成功直联接入全国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成为苏州市率先完成线上线下全流程直连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模式下的放款时间从原先的1~2天缩短至2小时左右甚至更短,大幅度提升了企业融资办理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有效控制重复融资风险。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2020年共为54家企业办理出口发票融资放款455笔,合计10.1亿美元,其中76%为中小企业,有效满足了出口企业融资需求并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各银行共办理出口应收账款融资1200笔,为109家企业解决27.7亿美元融资需求。

        (八)推动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落地

        2020年12月,昆山市好孩子集团和膳魔师集团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顺利落地,填补了昆山金改区此项业务的空白。通过国内资金主账户,实现了经常项下集中收付、归集外债总额度和境外放款总额度等多项资金集中管理,优化跨国公司集团内资金配置,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跨境资金结算中心在昆山市集聚。通过跨境资金池实现资金归集与划拨3.9亿美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480万元人民币。

        四、金融环境优化取得良好进展

        (一)设立昆山金融超市,实现信息有效对接

        昆山金融超市依托综合信息采集和分析,汇集丰富的金融和政策资源,构建集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机构服务于一体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发挥政策咨询、投融资、金融顾问和信用信息等功能,实现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有效对接。截至2021年底,累计提供小微企业融资50.4亿元。

        (二)优化科创企业发展环境,科技金融服务逐步成熟

        昆山金改区深化科技创业服务力度,打造两岸青创园、台协“微创业”基地等5个国家级海峡两岸创业和就业基地,构建“高端人才科创+专项投资基金+离岸创业孵化+两岸深度融合”为核心的3.0版科创服务平台,已成功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2021年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台商发展基金,聚焦台资台企转型升级和台青创新创业,助力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昆山为重点科创行业提供融资便利,发展“昆科贷”为科创企业融资对接渠道、支持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截至2021年底,累计服务贷款企业939家,累计贷款项目1981项,累计贷款金额68.83亿元;建设“科技+金融生态圈”,联合交通银行发布了创新型企业订制金融产品“交银科创”;对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直通车”服务,与苏州银行合作推进信用贷款专项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3.4亿元。

        (三)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促进了科技产业发展

        入选昆山市双创团队、昆山双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其中股权投资400万元)、400万元(其中股权投资100万元)的资助经费。“昆科贷”等相关业务进一步服务人才科创企业,金融发展适配度不断提升。对符合“昆科贷”条件的海外人才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信用贷款;鼓励昆山市天使投资基金投向海外人才创业项目并提供增值服务,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

        (四)丰富科技保险产品,为科技创新转移重大风险

        根据昆山市科技企业的风险转移需求,各保险公司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定制开发了包括专利保险、首台套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以及产品责任保险和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在内的多种科技保险产品。国家、江苏省和昆山市为科技保险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保费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参保意愿。科技保险有助于转移企业在技术攻关、研发设计、专利保护、技术转型等多个环节的重大风险,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五、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积极培育征信市场发展,并对相关服务机构进行监管与引导。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昆山金改区成功构建首个“信用画像”——昆山市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并应用至“小微贷”资金池,为资金池前置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小微创新创业企业。通过多样化的指标及系统的评分标准,信用评分模型为全市十万余家小微企业进行了“信用画像”,从中筛选出4500余家优质、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将“小微贷”资金池白名单扩大了近5倍。

        六、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机制日趋完善

        (一)金融生态持续向好

        截至2021年底,昆山市本外币存款余额6473.7亿元,比年初增长12.3%,本外币贷款余额5661.1亿元,比年初增长17.1%,金融体量显著增加,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建立了挤兑早期预警系统,确保金融市场平稳发展。联合昆山市公安局开展“云剑-2020”、“长城2号”等专项行动,深化辖内“警银”联动协作,推进“平安金融”创建,提升涉黑、涉恶等可疑交易的联动监测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坚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效遏制了涉案账户在昆山市的蔓延。与昆山市人民法院密切合作,2021年9月,推动昆山金改区金融调解“金e站”上线运行,面向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以及金融调解组织,搭建智能化金融纠纷调解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跨时空、可验证、低成本的“零距离”调解。在2021年江苏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排名大幅跃升,位列县(市)第一,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向好。

        (二)金融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升

        昆山市扎实履行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属地责任,金融领域风险总体可控、稳中向好。严格执行《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条例》,以及江苏省、苏州市有关监管政策和法规,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监管创新,在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等方面已建立相关机制,包括监管科技的应用、数字化监管规则库的建立、全流程监管信息与监测模型的建立等。充分运用上级的数据报送系统进行监管,提高监管的前瞻性和有效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政府隐性债务存量进一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缓释,信用风险不断下降。截至2021年底,昆山市不良贷款率0.39%,实现较低水平。非法金融活动进一步压降,新立案件数、涉案金额数逐年下降,2019~2021年非法集资涉案金额分别下降81.0%、59.6%、19.3%。

        (三)跨境风险监测与管控有效加强

        按照宏观审慎原则建立了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开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融资等领域的专项核查,适时发出风险提示。加强银行卡境外交易管理,开展对个人外汇业务监测,强化外汇检查和处罚力度。昆山市积极探索两岸合作,加大电信网络风险防范互助合作机制建设。


        第三章 主要挑战

        一、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仍有待完善

        (一)金融机构类别仍有待丰富

        各类金融机构在昆山市的发展程度不同,部分类别金融机构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目前,昆山暂未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而与其他经济实力相当的百强县相比,昆山市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基金机构数量、期货营业部数量、证券营业部数量无明显优势。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多样化,有利于完善昆山市金融业态以及金融风险分担职能的实现。

        (二)金融业规模实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昆山金融业发展近年来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本地法人机构实力、资产规模等方面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还不够匹配。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等战略发展背景下,金融领域还存在较大的弱项,亟待加快提升昆山市金融业规模实力。

        (三)保险业发展仍有短板

        保险业对昆山市地区经济的贡献度存在提升空间。经济发展必然伴随更大的风险敞口,需要大力发展保险业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风险管理服务。昆山保险深度低于世界和我国的平均水平,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昆山只有一家台资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两岸在保险领域的合作较为有限。

        二、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股权投资基金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股权投资基金数量和规模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昆山市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与GDP的比重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创业投资与天使投资规模仍然较小,与昆山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匹配,对昆山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撑力度较为有限。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现行政策主要着力于基金设立、募集、投资金额以及地方财政贡献,缺乏对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的导向性支持;政府投资基金尚未形成体系,对社会资本的引导示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基金设立与发展的营商环境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二)资本市场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

        上市公司数量与规模仍有发展空间。截至2021年底,昆山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26家、总市值超2000亿元,占昆山GDP比例约为45.3%,与江阴、张家港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市值占GDP比例分别为65.2%、63.3%),与昆山市经济总量排名不匹配。企业自身发展不够,缺乏大型上市企业起到的辐射带动作用。已上市企业进行并购与再融资业务较少,且很少有各类债券发行,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昆山市台资上市公司有5家,但总体规模较小,且债券融资很少。

        (三)企业跨境融资的有效供给有待加强

        昆山市外向型经济相关企业跨境融资需求较大,外汇集中运营试点可以进一步推广。截至2021年底,昆山市非金融企业外债签约额为61亿美元,余额21.2亿美元,但仅有两家跨国公司被认定为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企业,即好孩子集团(集团总部位于昆山,跨国企业)和膳魔师集团(中国分公司的总部位于昆山,港日合资企业)。以好孩子集团为例,截至目前,集团共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66笔,包括经常项目资金集中收付60笔,境外放款业务5笔,收回境外放款1笔;其中,人民币资金交易收付1.4亿元,美元资金交易收付13803万美元,欧元资金交易收付17271万欧元;境外放款金额分别为3350万美元和3700万欧元。通过跨境资金池对外放款渠道,企业优化了贷款结构,减少利息支出约400万元。然而,与企业实际融资需求(约51亿美元)相比,上述金融支持仍然有限,较难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多元化金融产品创新的落实程度不足

        为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台资企业提供的保险资金运用范围较窄,与出口信用保险相关联的银行出口信贷业务不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存量资金的运用程度较为有限,供应链金融尚未整合上下游一体化服务平台,绿色金融政策性产品有望进一步扩面,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类抵质押贷款业务须进一步推广。

        三、两岸经济金融合作还需加强

        (一)台资、陆台合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

        昆山暂无台资保险、期货、证券行业法人机构,台资、陆台合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有待提升,台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也存在提升空间。

        (二)台资金融机构落户的扶持政策不多

        目前,昆山市的台资、陆台合资金融机构数量仍有可发展空间。随着昆山金融机构数量上升和竞争加剧,金融机构落户昆山获得的相对(其他城市)收益逐步下降,吸引金融机构落户昆山、金融机构增资等方面难度加大。

        (三)两岸贸易融资创新与专项信贷支持落地面临挑战

        在昆台资企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农商行经营区域限制不利于供应链融资发展。目前,多数在昆台资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多采用加工贸易的经营模式,外销模式比重较大。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台资企业发展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产能难以跟上且劳动成本逐年上升。基于监管部门“贷款不出县”的严格限制,昆山农商行等当地银行机构无法为供应链上经营生产地址不在昆山市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而台资核心企业提供应收账款确权的意愿不强。

        (四)对台货币合作有待加强

        昆山市台资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降低汇率风险和直接结换汇的手段较为有限。2021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昆山分行为区内台资企业昆山高琳科技五金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了大陆首笔人民币对新台币无本金远期交割NDF汇率避险业务,套保成本仅为企业自行通过美元为中介进行套保成本的四分之一,中国银行昆山分行也开展了类似的NDF汇率避险业务。业务的成功落地打破了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无直接汇率避险工具的历史,也鼓励台资企业将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和财务核算货币,有利于两岸在产

专栏C:新台币NDF业务——昆山市的实践

        无本金交割远期(Non-deliverableForwards,NDF)是海外市场的一种金融衍生品,主要用于满足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资产保值的需求,交易双方根据签订合约时确定的远期汇率和合约到期时的即期定价汇率的差额来进行交割,用国际市场上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来进行净额支付(一般为美元)。

        2021年5月14日,离岸市场1个月美元兑新台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为27.85美元/新台币,某企业大陆子公司与母公司针对2785万台币的货值进行套期保值以及清算。

        1、该子公司办理一笔1个月期限、名义金额2785万新台币、远期汇率为27.85的买入美元/卖出新台币的NDF交易。

        2、同时,该子公司办理一笔1个月期限、金额100万美元、远期汇率为6.4445的美元/人民币的远期结汇交易。

        3、通过NDF交易与远期交易的组合,可将1个月的人民币/台币的远期汇率锁定在4.3215(即27.85/6.4445)。

业密切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金融联系,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然而,该笔交易金额只有100万元,昆山市还有大量的台资企业避险需求无法满足。

        202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大,台商对人民币对新台币交易直接兑换、降低汇率风险的呼声较高,由于新台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按照台湾地区金融监管的规定,无法直接汇出岛外,尚无人民币与新台币其他衍生产品。此外,银行也无法参考其他外币的情况,为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开设新台币存款账户。

        (五)外向型企业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意愿较低

        昆山市外向型经济的主体以台资企业为主,多采用“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方式,即采购与销售两头均在境外,交易模式决定了以美元计价结算为主,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意愿较低。与外币结算相比,跨境人民币业务在结算速度、便利化程度等方面并无特别优势。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不够丰富,仅靠定期或活期存款方式收益有限,一定程度减少了境外持有人民币意愿。

        (六)贸易收支便利化业务试点需扩大范围

        昆山市经常项目收支金额较大,然而贸易收支便利化程度与之不匹配。2019~2021年,经常项目、货物贸易收支情况如下表所示:


经常项目收入(亿美元)
货物贸易收入(亿美元)
经常项目支出(亿美元)
货物贸易支出(亿美元)
2019年
715.69
702.88
513.94
482.9
2020年
767.54
755.6
613.89
574.09
2021年
938.23
699.72
924.59
658.67

        截至2021年底,共有9家银行参与试点,为35家企业合计办理便利化业务14436笔,收支金额总计93.4亿美元,不及经常项目收支的十分之一。

专栏D:新基准利率贸易融资业务——昆山的实践

        长期以来,美元、欧元、英镑等外币融资主要以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但LIBOR因其没有真实成交基础、容易被操纵而受到市场诟病。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爆发的多起报价操纵案,严重削弱了LIBOR的市场公信力。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始于2012年,经过近9年准备,今年3月5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正式发布声明,LIBOR将从2021年12月31日以后逐步退出市场,全球外币基准利率转换正式进入倒计时。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是对基准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从以LIBOR为代表的报价制基准利率,转换为基于实际交易,近似无风险的新基准利率。

        今年2月,(伦敦)洲际交易所基准利率管理委员会(IBA)以及路孚特公司(Refinitiv)正式发布商用版SONIA期限利率。目前,英国监管尚未明确指定英镑市场的唯一SONIA期限利率,两家机构的商用版SONIA期限利率均可被市场参与者使用。

        中国银行昆山分行获悉SONIA期限利率发布后,积极排摸辖内企业的英镑融资需求,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在总分行协同联动下迅速完成流程梳理、协议拟定等工作,成功为某有限公司叙做挂钩英镑新基准的贸易融资业务,融资金额GBP8046.53,融资期限1个月。本笔试点业务在保留现有交易习惯基础上,提升企业客户对利率改革的认知,也为境内产品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金融发展环境仍需优化

        (一)科技保险展业存在一定困难

        科技企业风险意识薄弱,对真实风险转移需求了解不够,对科技保险产品保障范围的认知存在偏差。保费补贴政策变化后,企业参保的可持续性较差。保险公司在科技保险领域的专业化程度不足,为企业开发量身定制保险产品的能力较低。对于风险极大的险种尚缺乏共保体承保经验,制约了对重大风险的承保能力。总体上,科技保险的展业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政府和行业组织牵头,组织有专业经验的保险机构做好科技保险市场的培育工作。

        (二)保险资金对接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渠道有限

        昆山市科技企业的融资主要依赖资本市场、银行贷款和创投基金渠道。保险资金向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的规模较小,且一般归口于总公司进行集中投资,与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缺乏有效的对接渠道。昆山地区优质科技企业的投资回报稳定,符合保险资金对长期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亟需创新保险资金管理机制以建立有效的对接渠道。

        (三)金融服务人才环境仍有改善空间

        资金可持续性较弱,对于海外人才的可持续资金支持仍较少,对于海外人才在不同的创业阶段或其产品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支持不够细化和有针对性。另外,缺乏跨境金融服务,没有与原驻地区进行有效交流互动。

        五、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机制仍需完善

        (一)金融监管难度日益加大

        随着科技与金融不断创新和融合发展,传统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适用跨市场、跨领域金融新业态的监管要求,应加快提升金融监管效能。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构建仍有提升空间。金改专题研究工作机制和督导机制仍需不断健全,特别是针对金融新业态和金融新产品的监管政策和措施,需进一步推进昆山金改区建设走深走实。

        (二)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有待加强

        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长期风险不容忽视,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双重挤压,实体经济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存在向金融领域传导的风险。金融风险处置工作中,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法院等部门需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完善联动机制。金融债权差异化处置的相关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依法保护和处置金融债权、打击逃废债行为等制度建设仍需不断加强,同时加强日常监控和各部门的协同处置。在防范非法集资、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金融活动方面,应更好地建设社会综合治理体系,更有效地发挥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监测预警、风险排查和日常监管作用,全区域内金融风险监测的综合预警机制需加快完善。


        第四章 任务与举措

        一、加强政策主动引导,完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

        (一)引导金融业结构调整,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补齐金融业短板,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促进金融机构种类多样化,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程度的落户奖励和经营过程中的扶持政策,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昆山落户发展,优化金融业态。可适度提高证券、期货、基金类机构的吸引力度,完善昆山市金融组织体系,使金融机构的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二)积极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上市挂牌

        积极推动昆山农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上市挂牌。扩宽地方金融机构融资渠道,促进地方金融机构提升信息透明度、优化治理,扩大规模。促进昆山金融机构发展,增强其支持产业融合能力。

        (三)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多元化保险机构落户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保险分支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落户。丰富保险业态,活跃保险市场,提高保险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重点发展保险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为昆山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风险管理服务。引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分支机构,汇聚资金,有效对接昆山地区科技企业的优质融资需求。出台激励措施,促进陆台合资保险公司的设立,加强两岸在保险领域的合作。

        (四)发展第二和第三支柱养老金市场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金市场,提升寿险深度和密度。通过落实税收抵扣政策、优化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程序等方式鼓励科技型企业参保企业年金计划,增强企业集聚人才的竞争力。积极引入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提供养老金方案设计和投资管理的专业服务。牵头养老金经办机构做好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金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加强与台湾养老金管理机构的合作,学习借鉴台资保险公司在个人养老金运营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

        (五)深化信贷支持渠道,提升多层次普惠融资便利

        充分利用既有信贷渠道的规模优势,完善多层次的融资解决方案。引导、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昆台融”等既有信贷渠道基础上,丰富产品类别,与其他金融产品共享渠道,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借鉴“农业+保险+期货”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发挥结构化金融产品解决涉农信贷的优势,提高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建设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推动数字支付、数字信贷等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建立对普惠群体的信用评价机制,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民生。

        (六)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鼓励金融机构为产业链提供结算、融资和财务管理等系统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推动金融机构、核心企业、政府部门、第三方专业机构信息共享,依托核心企业构建上下游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以及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动态把握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建立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升供应链融资结算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银行通过供应链上游企业融资试点的方式,线上开展贷前、贷中、贷后“三查”。加大对重点产业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建立绿色通道,运用信贷等工具支持核心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和流动性管理水平,畅通和稳定上下游产业链条。

        加强上海票据交易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与昆山的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供应链平台互联互通,完善供应链信息与票据信息的匹配,建立交易真实性甄别和监测预警机制。金融机构根据核心企业及供应链整体状况,建立基于核心企业贷款、债券、应付账款等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供应链金融参与方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金融的安全保障、运行监控与应急处置能力。

        (七)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地方政策体系,建立金融机构气候压力测试体系。建立专业化担保机制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对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纳入相关指标体系,形成支持绿色信贷等业务的激励机制。推进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探索高效、低成本抵质押权变更登记方式,提升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流动性。对一些重点领域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环境高风险领域的贷款和资产风险敞口进行评估,评估金融机构在双碳目标下应对相关气候风险的能力。

        (八)发展碳金融市场,探索环境权益抵押质押融资模式创新

        在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更多的环境权益抵押质押融资模式,探索推行采用排污权交易、资源产品定价、碳排放标志认证等市场化政策工具;探索建设工业企业碳账户核算体系,引导市场主体绿色化转型。配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以及碳交易规模和流动性的提高,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有望进一步扩面提量,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通过综合风险池与银行风险共担缓释信贷风险,扩大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规模,向绿色领域倾斜更多信贷资源,推动昆山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目标。

        (九)打造昆山绿色保险示范区

        推广昆山绿色保险的典型做法。积极推动“环责险”的扩面工作。推动保险条款的标准化,推动更多行业和企业进入强制“环责险”的试点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在绿色建筑、装备制造、气候保险等领域开发各类新型绿色保险,并将绿色保险产品嵌入绿色金融保障体系。将绿色保险投保情况与获得政府贷款联动,通过金融手段引导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鼓励保险公司为绿色融资项目提供保证保险支持,并积累优质项目名录,为保险资金投资绿色环保项目做储备,助力低碳转型发展。

        二、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深化金融服务产业发展

        (一)营造一流基金行业生态圈

        建设昆山市基金行业发展集聚区。打造基金行业发展集聚区,提供有竞争力的奖励补贴政策,引进和发展基金托管、法律服务、估值核算与审计服务、运营服务等基金中介服务机构,营造一流基金营商环境。吸引国家级和省级基金在昆山落户,吸引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私募子公司等机构在昆山市落户或投资昆山市注册的基金。积极在昆山市推广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吸引包括台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者投资于在昆山市设立的基金。

        建立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领示范效应。在昆山市产业引导基金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政府投资基金,形成包括天使引导基金、创投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重大专项基金在内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探索通过财政、国有企业出资等多种形式,做大政府投资基金主体实力,具备条件时发行基金企业债、双创债,扩大政府投资基金出资能力。充分发挥基金的撬动和引领作用,加大对社会资本和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昆山市的吸引力。

        完善创新企业培育体系。研究出台支持政策,综合运用“前端投入+后端奖励”的手段,支持新型孵化器和研发机构发展。积极发展投贷联动和投保联动,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股权投资基金输送优秀备选投资企业。畅通产业与资本对接渠道,构筑资本围绕产业深度融合的资本生态体系。

        (二)支持大中型企业上市和发债

        完善政府引导与支持上市融资体系。积极培育有上市潜力的企业,精准支持和帮助企业成功上市。做好上市服务保障,健全覆盖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孵化培育、政策支撑、投融资服务体系。鼓励上市公司开展股权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业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推动经营规模扩大、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支持企业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引导和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资产支持票据、公司债、企业债等债券,开发创新型债券,丰富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专项金融债。

        三、加大合作创新力度,助推两岸实体企业发展

        (一)为台资、陆台合资金融机构落户发展提供支持

        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台资、陆台金融机构在昆山市设立分支机构,提升台资、陆台合资金融机构在昆山市的市场份额。针对台资、陆台合资企业金融落户与发展提供适度政策倾斜,降低台资、陆台合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成本,鼓励台资、陆台合资金融机构在昆山做大做强。机构落户后,通过信息共享、业务交流等方式提升当地企业对新设台资、陆台合资金融机构业务的了解,帮助该

类金融机构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期客户关系,扩大业务规模。

        (二)完善扩大对两岸实体的贸易融资服务

        推进昆山市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台资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加强两岸信评机构合作,探索联动台湾地区的征信查询,减小因企业及个人征信不全带来的风险。鼓励推进仓单质押、订单质押、专利质押等担保方式开展融资,助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在风险可控、审慎监管的原则下,积极探索两岸供应链金融创新。在现有昆山金融超市的基础上,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供应链金融专门平台,并提供相应政策奖励。

        (三)推动跨境资金便利化创新模式落地

        加快推动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改革。在外汇局的支持下,在境内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业务试点、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外债逐笔登记、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政策实现业务落地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试点业务提质增效。

        推进跨境人民币优质可信企业扩围。通过江苏省、苏州市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积极争取扩大优质可信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企业数量。创新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推动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研发供应链贷款、“数据质押”②信用贷款等创新产品,推广专利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

        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力度。在推广业务的时候,监管机构可以鼓励支持银行以第三方平台的电子交易数据作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依据,推广实现银行与支付机构系统直联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积极推动外贸特色保险创新和扩面。推动保险公司开发贸易信用险,化解企业出口收汇风险。发展小微企业信保易保单、中小企业综合保单等出口信用保证保险,发展进口关税履约保证保险等。

        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在信用贷款、境外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专门优惠。积极探索股权激励等相关金融服务,进一步激发海外人才的积极性。

        (四)加强两岸货币金融合作,降低企业汇率风险

        推出人民币和新台币NDF交易,降低企业汇率风险。持续完善人民币对新台币汇率避险产品,加快推进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境使用。逐步将人民币对新台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业务应用至经常、资本项下全领域。在上述人民币对新台币NDF交易的基础上,推出人民币和新台币的即期交易,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扩大银行对客户端的NDF业务规模和覆盖的范围、试点其他汇率风险对冲产品,惠及更多企业。在人民币对新台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的商业银行提供类似服务、扩大标的总金额、覆盖更多有类似需求的企业。根据在昆台资企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开展标准化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外汇掉期、外汇利率互换等业务。

        四、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持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一)搭建更为高效全面的信息服务平台

        政府主导建立综合多种功能的信息服务与融资服务综合平台。构建包含企业信用数据收集、公开,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推介,以及政策性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金融服务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与融资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做优服务企业的金融生态圈,加速昆山市科技金融发展。

        整合综合平台企业信息,构建企业信用数据库,补足征信服务短板,针对科创企业建立专项信息库,降低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充分发挥综合平台作用,持续推进信息采集提质扩面,加快构建数据采集长效机制,实现对昆山小微企业经营情况的全覆盖,尽快搭建完备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建立科创企业专项信息库,引导平台资源重点支持科创企业。企业可通过相关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实现信用评价的实时查询和应用,破除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金融通障碍。

        集合金融服务资源,加速资金供需双方对接,重点推动金融创新支持科创企业。引导银行、保险、担保、创投、融资租赁、科技金融服务中介等机构资源向平台集聚。强化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支持创新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新型融资服务模式,构建科技金融服务链,为不同成长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整合供应链金融、高新技术产业贷款、科技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的相关信息,并对各类金融服务进行推介,加强企业对各类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推动企业与金融供需双方依托平台对接,引导企业利用金融产品融通资金、对冲风险。此外,依托综合平台的科创企业数据库,重点支持科创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

        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构建科技金融增信体系。借鉴北京市做法,由政府牵头搭建融资担保的平台,设立融资担保基金,整合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组建融资担保集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形成覆盖区域的科创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支持融资担保公司开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信托、短期融资券、融资租赁等新型担保产品和服务,发挥增信服务作用。

        建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强化知识产权创新金融支撑。通过加强与银行业合作,完善评估、登记和流转机制,探索完善技术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由政府牵头,联合银行、担保公司、知识产权评估公司,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向科创企业推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服务,为昆山市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相匹配的知识产权体系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加强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支持

        加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在昆山设立科技分支部门(机构)。借鉴浦发硅谷银行模式,针对高成长性科创企业在业务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现金流不稳定、抵押品少、还款压力大等问题,提供流动资金融资、固定资产贷款、贸易融资、过桥贷款、第三方担保贷款、保证金贷款等灵活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积极探索由昆山市政府出资设立科创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借鉴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昆山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主要投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创业早中期的企业,促进优质创业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集聚。

        加强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建设,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继续通过“创业优惠大礼包”,对台籍创业者提供费用减免,税收优惠、推荐奖励、人才申报、社保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两岸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为青年创业孵化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支持。发挥“昆台融”作用,解决园区青年创新创业融资难题。高效运作台商发展基金,进一步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打好上述投融资“组合拳”,培育青年创业领军企业,吸引产业链相关创业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推动海峡两岸青年在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两岸科创金融平台建设,为两岸科创企业提供综合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用好“金融伙伴计划”平台,构建“政银投企”产融对接平台,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加强“投贷联动”、“保贷联动”等产品联动创新,探索通过补贴形式,鼓励银行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类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扩大“揭榜挂帅险”等科技保险覆盖面。支持昆山人才科创企业更好释放创新动能、快速发展,助力昆山打造两岸产业科创中心。

        (三)加大对科研、初创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与精度

        建设更具针对性和持续性的金融支持计划,提升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金融服务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计划,探索“预孵化”等服务方式,以可持续的资金支持替代一次性资金鼓励。对前沿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给予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推广等不同阶段,分批提供研发补助。

        (四)推动科技保险市场发展

        政府牵头推动科技保险市场发展。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具有专业经验的保险经纪公司调研科技企业的真实风险转移需求,并联合保险公司开发定制的科技保险产品。提高企业风险意识。搭建网上“科技保险超市”,做好科技保险产品的推广工作。对风险极高的标的以共保体形式进行承保。优化保费补贴政策,形成激励科技企业参保的长效机制。将科技保险参保情况与贷款可获得性挂钩,以金融手段引导科技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五、促进两岸金融合作,提升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一)加强两岸征信机构、第三方平台的合作

        探索多渠道的台资企业和台胞个人征信方式。探索开展台企、台胞征信查询试点,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借助台湾第三方数据平台的数据优势,搜集所需要的台资企业母公司相关信用信息,对在昆台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

        (二)加强与在台中资银行的合作

        加强中资商业银行在台分行与在昆分行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深入了解昆山台企的在台母公司财务、信用状况以及母子公司间的交易信息,加强穿透式监管,使得征信结果更加准确、全面、深入。

        (三)加强与在昆台资银行的合作

        加强与在昆台资银行的合作,对在昆台资企业进行征信和授信。如可加强与富邦华一银行的合作,通过其母公司台北富邦银行对在昆台企进行穿透式征信和审核,借助在昆台资银行与其母公司的信息互通,采用银团贷款等形式开展合作。

        (四)积极开展与核心台企和行业协会的合作

        加强与台湾企业等机构的合作,扩大信息来源及准确性。探索与在昆核心台企、台资行业协会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企业业务、财务及相关信息搜集,提高征信结果准确性。

        六、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强化风险防范处置能力

        (一)完善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调体系

        完善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提高中央金融政策的落实质量和效率。加强对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问题跟踪研究,加强中央和地方对新兴金融业务的协调合作,堵塞监管漏洞、杜绝监管套利,解决地方金融运行中的难点和堵点。

        构建地方金融监管网络,压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建立以各金融监管部门协调配合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相关职责,确定地方金融监管的范围、权限和责任。加强对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处理好地方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

        (二)建立地方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探索利用监管科技手段加强区域风险预警。通过合规性、收益率、特征词命中、传播力、投资举报等维度,利用知识图谱、机器学习、文本挖掘等技术手段,对昆山市金融企业进行金融风险的提前预判。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采集银行数据、企业数据,结合工商、税务、法院等外部数据,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为监管部门提供针对新兴金融业态的风险预警服务。建立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基于社交媒体、网站等舆情数据,针对金融风险进行精准预测。实现风险实时监测和全面预警,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梳理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行为特征,通过人工智能筛选主动发现风险,搭建金融数字化预警系统。

        (三)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

        完善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对金融机构实施定期与不定期非现场检查,对其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并实施分类评级监管,动态调整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等,对金融机构采取监管谈话、责令公开说明和定期报告、出示风险预警函等措施。鼓励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履行自律、协调、服务等职责。完善地方金融风险事件防范和处置预案,定期对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开展金融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金融风险事件应急演练。

        建立跨部门金融风险处置联动机制。推动司法机构、执法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建立风险处置协调机制,建立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绿色通道。明确联合执法责任,金融管理部门开展金融业务活动的风险识别和预警,做好案件性质认定、移送、防范和处置工作。公检法机关负责查处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市场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其他相关部门协助做好金融风险处置工作。

        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机制,加强跨境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监管合作和信息交流机制建设,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监测力度,加强真实性合规性审核,着力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提升打击跨境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的有效性。建立跨境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推动完善创新领域金融监管规则,研究建立跨境金融创新的监管“沙盒”。

        针对个人跨境资本流动,加强银行卡境外交易管理,开展对个人外汇业务监测,强化外汇检查和处罚力度,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保持外汇市场微观监管跨周期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期性,严厉打击跨境套利、地下钱庄、非法网络炒汇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外汇市场秩序。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体系,探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跨境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更好履行政府职责,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最大程度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建立健全促进金融改革的工作机制,提高规划执行效率,保障昆山金改区创新发展。

        (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依托昆山市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省级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省级层面对昆山金改区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将在政策、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并主动与国家部委对接,加强对昆山指导,形成共同推动金改区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

        加强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协调互动,强化对规划实施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和合作,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二、加强政策保障

        (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为昆山金改区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制定和出台增强金融服务产业能力、深化两岸产业融合的政策措施,积极向国家争取先行先试政策,优化金融发展政策环境。完善促进金改区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对金融企业、金融人才、金融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二)加强政策协同力度

        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金改区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着力加强政策统筹联动,打造财政投入高效益、金融支持有保障、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良性互动体系,力争金改区金融改革和政策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为深化两岸产业融合构建良好的政策保障。

        三、加强人才支撑

        (一)优化建设金融人才队伍

        制定台湾金融人才来金改区发展的支持措施,鼓励金改区内金融机构吸收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强化金融人才激励机制,加快建设吸引金融人才集聚的软、硬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薪酬制度。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培养良好职业操守,不断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深入开展金融创新研究

        充分挖掘如昆山杜克大学等本地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潜力,开展系统化人才培养,打造昆山金融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昆山金改区建设发展。加强与金融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打造高水平金融智库,借助智库在政策信息、视野站位等方面优势,寻求有助于金改区建设的好政策、好思路、好方法。

        四、加强规划执行

        (一)项目化推进建设工作

        将昆山金改区建设的各项改革任务,进一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确保工作落实落细。每年明确一批金融改革创新项目,精心组织实施,力求率先突破,逐步积累经验。

        (二)健全规划执行反馈机制

        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动态监测、定期反馈,强化规划信息公开、规划实施成效做法宣传报道工作,动员鼓励各部门、相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和推进规划实施,切实推进规划有序实施。严格规范规划调整修订机制,确因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等需要调整的,按程序推进规划修订。

        五、加强督查评估

        建立对实施规划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评估机制,健全涵盖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动态评估体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跟踪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适时组织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估,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域专家对试点政策、项目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整改,确保改革创新取得实效。


        ①在2020、2021年统计数据中,剔除了被银保监会接管的保险机构保费收入数据。

        ②“数据质押”指的是客户在接受银行金融服务时,将自身与信用相关的数据以“质押”的方式授权给金融机构使用,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平台作为技术支撑,依托大数据队伍制作的数据模型为客户计算出其自身的信用额度何信用等级,并以此作为客户的担保,为金融机构防范风险。


附件下载
延伸阅读
根据标签自动聚合以下内容

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