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及科研成果信息推介!

        今天,小编向大家推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科研团队与成果。

院系概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源于1928 年设立的市政工程系,在我国环境工程学科的奠基人陶葆楷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逐步发展壮大。1984 年成立环境工程系,1988 年被评为我国唯一的环境工程重点学科; 2001 年和2007 年两次蝉联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11 年在清华大学喜庆百年华诞之际发展为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拥有一支杰出的人才队伍,其中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优秀青年。

        学院现有5个国家级研究机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烟气多污染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地区协调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新能源与环境国际研发中心。有7个部委级科研平台。

        另有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亚太水安全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清华大学环境质量检测中心等高水平的开放式研究机构。

院士团队、科研项目介绍

        1、大气污染防治团队

        领军人物:郝吉明院士,大气污染防治专家。1946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长期从事酸雨控制规划、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的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贺克斌院士,大气污染防治专家。1962年生于四川成都。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 的研究,主持建立了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在线技术平台,为我国空气质量管理在精细溯源和定量评估方面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团队研究方向: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颗粒物成因,环境土壤化学,生物地球化学。

        核心团队成员:李俊华(长江),胡洪营(杰青),王书肖(杰青),蒋靖坤(优青)

        其他成员:吴烨,段雷,刘欢,邢佳,傅立新,许嘉钰,马永亮,鲁玺,石磊,陈建军,侯德义,吴清茹

        科研项目:近年来,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五百余项重要研究任务,国家重大专项两项。


        2、水环境保护团队

        领军人物:钱易院士,水环境保护专家。1935生,江苏苏州人。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团队研究方向:污水处理工艺,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与控制,环境过程机理,废水处理,新兴污染物。

        核心团队成员:黄霞(长江),余刚(长江),王灿(杰青),温宗国(优青)

        其他成员:吴静,周律,田金平,张晓健,石磊,王慧,张芳,李广贺,梁鹏,杜鹏飞,何苗,周小红,陈吕军,王毅,汪诚文,文湘华,杨云锋,黄俊,王玉珏,左剑恶,王凯军,邱勇

        科研项目:近年来,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余项(其中863计划30余项、973计划10余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余项。


科研平台介绍  

        1.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是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

        主要试验设备有:稳定同位素质谱、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等。价值9949万元.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环境水质学、大气环境模拟和水环境模拟。

        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135人,其中院士7人,长江学者13 人,国家杰出青年16人,国家优秀青年8人 。

        2.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6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教育部组织实施,清华大学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单位及各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

        主要试验设备有: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分辨拉曼光谱仪、ELPI+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赛曼效应分析仪、SO3在线分析仪等。价值5000万元。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重金属减排及资源化、硫氧化物减排与资源化、脱硝及催化剂资源化、细颗粒物高效净化。

        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108人,其中院士4人,长江学者6 人,国家杰出青年4人。

        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地区协调中心

        2010年10月,环境保护部和清华大学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战略研究的合作协议》。

        2012年8月,为落实框架协议,环境保护部和清华大学签署了《关于巴塞尔公约亚洲太平洋地区培训和技术转让区域中心建设管理的协议》。

        2013年4月, 环境保护部签发环函[2013]58号文件,任命污染防治司赵华林司长担任区域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金惠教授担任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授权行使框架协议规定的主任职能。

        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

        1993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在清华大学设立中国有害废物管理和处置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

        1998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设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亚洲太平洋地区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设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签发环办函[2013]1529号文件,任命污染防治司赵英民司长担任区域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金惠教授担任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授权行使框架协议规定的主任职能。

        5. 新能源与环境国际研发中心

        该中心依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是依托高校建立的13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之一,也是能源与环境领域唯一批准成立的研发中心,于2008年6月27日授牌。国合项目基地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英国埃克斯特大学、美国犹他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机构共同在大气污染模拟与政策研究、水中新型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去除机理研究、给水输配系统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和水环境遥感监测等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

团队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案例

        1、大气污染防治团队

        自然科学奖:1项

        科技进步奖:3项

        SCI论文:600余篇

        专利:200余项

        1、上海宝钢集团烧结烟气活性炭吸附/催化净化多污染物示范工程。

        2、内蒙古包钢庆华焦化焦炉烟气高效脱硝示范工程。

        3、河北渤海煤焦化有限公司焦炉烟气多污染物深度减排示范工程。

        4、安徽芜湖海螺2*12000t/d水泥窑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示范工程。

        5、陕西声威建材集团水泥窑烟气脱硝示范工程。

        6、江苏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玻璃熔窑烟气余热发电-高效除尘-协同脱硝示范工程。

        7、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烟气多种污染物深度减排示范工程。

        8、广东佛山君子玻璃有限公司低温脱硝示范工程。

        9、湖南株冶集团锌二系统挥发窑烟气污染控制示范工程。

        10.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煤粉炉超洁净排放示范工程。

        11.中化集团蓝星石油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催化裂化再生烟气除尘示范工程。


        2、水环境保护团队

        自然科学奖:1项

        技术发明奖:1项

        科技进步奖:2项

        SCI论文:300余篇

        专利:150余项


        1、A2/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关键技术

        该成果属于环境保护中的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系清华大学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发,其研究开发主要内容包括短程脱氮/反硝化除磷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短程硝化同步反硝化除磷集成工艺,及其稳定运行控制条件,实现了好氧池中亚硝酸盐的积累和缺氧池中的反硝化除磷。相对于常规运行控制条件,前馈控制系统的出水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下降了29.9%和65.5%、曝气量节省了约38%等。

        2、大型污水处理厂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该成果属于环境保护中的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系清华大学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研发。成果的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基于溶解氧与供气量串级控制的曝气系统优化控制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溶解氧与供气量串级控制进行曝气系统优化;;基于硝化反硝化的高效氧利用与回收技术。该成果,实现15万吨/日规模的生产性示范验证,电耗和药耗节约量都在15%以上,效果稳定而显著。

        3、污染预警溯源仪

        水污染预警溯源仪解决了水污染排放源识别困难的技术难题,可以在线实时进行水质监控,利用光谱技术与企业污染“指纹库”,迅速确定污染排放源。目前已由清华控股成员企业辰安科技进行成果转化与市场推广。日前,这款仪器监控到一地区水质异常,成功协助环境监察部门进行执法检查。


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简介

        1、大气污染防治团队

        1、先进脱硝技术及催化剂资源化平台成果简介:围绕冶金、建材、焦化、石化等行业烟气条件的复杂排放特征,开发适应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高效脱硝技术,实现核心催化材料的工业化,需要完成实验室配方研究、小样及蜂窝样研制及中试试验的全过程。为此,工程实验室率先设计建设了脱硝催化剂的创新平台,为开发适用于不同行业的中低温催化剂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小试装置:设计优化脱硝催化剂配方,在模拟烟气工况条件下考察不同催化剂的活性和适应性,为中试试验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中试生产线:系统研究成型配方和制备工艺参数,满足中低温SCR催化剂的中试试验和生产需求,可实现新型脱硝催化剂的批量生产,为企业开发不同类型脱硝催化剂提供中试平台。

        SCR脱硝催化剂全尺寸性能评价系统:模拟实际烟气的运行工况,采用在线分析系统1手动分析系统分别检测反应器进出口烟气成分,得出脱硝效率、SO2/SO3转化率、NH3逃逸率、压降等数据,为不同行业脱硝催化剂评价提供第3方数据支撑。

        应用前景:污染物减排,污染物控制

        合作方式:知识产权许可。

        2、细颗粒物高效净化平台

        成果简介:随着烟气超低排放技术在不同行业的需求,超细粒子的凝并捕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如何实现静电除尘器或滤料的高效稳定运行和实际环境下滤袋的捕集过滤效率测试,同样是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热态除尘协同脱硝评价系统

        为解决工业除尘的实际环境和现有测试系统的不匹配及现行滤料过滤性能评价或测试方法标准只适用于室温的问题,开发模拟复杂实际工况的粉尘过滤效率测试系统实验平台,用于制定热态下粉尘过滤效率测试标准和酸碱性条件下粉尘过滤效率测试标准。

        热态下滤料过滤性能评价系统是为评价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的动静态除尘效率、过滤性能等设计的测试仪器,通过模拟滤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快速获取滤料的使用性能评价参数,准确快速评价过滤材料的品质、性能、寿命等,为滤袋的设计、选材等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复杂工况下滤料过滤性能测试系统的实现对滤料的开发及实际使用性能的评价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

        基于目前已有产品的基础及相关测试标准方法,针对复杂工况下过滤材料评价而设计。本测试平台的功能:

        1、标况下,滤料的动静态除尘效率、过滤性能等测试

        2、热态高温环境下,滤料的动静态除尘效率、过滤性能等测试

        3、模拟工况下烟气中酸碱气体环境下,滤料的过滤性能、酸碱老化性能的测试。

        4、负载催化剂复合功能性滤料的除尘协同脱硝效率测试。

        应用前景:污染物减排,污染物控制

        合作方式:知识产权许可。

        2、水环境保护团队

        3、一种测定水样和水溶液中总有机氟的方法

        成果简介:一种基于紫外亚硫酸盐前处理测定水中总有机氟的方法,该方法直接将受污染水体(包括饮用水、地表水和工业废水等)中的各种全氟/多氟有机化合物(PFCs),包括最难降解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等有机化合物,无选择性地降解脱氟,使水溶液中有机氟转化为无机氟离子,通过测定氟离子的浓度得出水样中总有机氟的量。该方法采用的试剂和仪器可获得性强,且测定的成本较目前主流方法大大降低,整个过程易于实现。

        应用前景:污染物监测与控制行业,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与控制

        合作方式:知识产权许可。

        4、污水处理厂鼓风机自动调节及编组运行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成果简介:一种污水处理厂鼓风机自动调节及编组运行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曝气系统需气量调节值自动控制单台鼓风机风量调节;根据活性污泥耗氧速率OUR与曝气系统需气量调节值自动判定是否需要启停风机;根据风量预判模块输出的启停结果实现鼓风机的自动编组控制;对鼓风机启动、停止进行智能保护,保证鼓风机安全运行。

        应用前景:环境保护行业,污水处理工艺

        合作方式:知识产权许可。

        5、一种控制难降解有机气体的紫外-生物联合工艺

        成果简介

        以紫外光氧化技术作为预处理单元,以生物过滤技术作为主体工艺,构建紫外—生物联合工艺。本发明与单一的生物过滤技术和单一的紫外光氧化技术相比,克服了在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气体过程中,传统生物过滤技术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同时,联合工艺还能够有效降低紫外光氧化技术分解不完全和产生毒性产物的缺点,降低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应用前景: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生物联合工艺

        合作方式:知识产权许可。

        感兴趣的企业可以联系闫老师,联系电话:1821065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