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人才风采㊴| 石磊:守好患者的生命防线

        研究生毕业后,他怀揣着“谦虚谨慎、心怀大爱、治病救人”的梦想进入市一院神经外科工作,在13年的临床中,他与同事用仁心妙术与病魔搏斗,一次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转危为安,倾心守护好患者的生命防线,他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博士后工作站主任、神经外科医疗组长石磊。



        以医院为家,科研论文结硕果

        刚刚毕业回到家乡的石磊心怀抱负,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专家,悬壶济世,造福桑梓。2009年,刚进入市一院神经外科工作时,他就被选入5年制青年医师规范化建设培养计划。在入职的第一年,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每天不是在跟随专家临床学习,就是在做科研、撰写论文。石磊说:“5年制青年医师规范化建设培养计划,120值班和备班多,我又是神经外科专业,急诊车祸需要手术抢救的病人多,有时一天连续多台手术抢救重症患者,一干就是24小时,累了就在值班室休息一下,再坚持第二天的查房、实验等工作。”

        “石磊刚进入医院工作的时候,非常热爱学习,他一边积累丰富的临床知识,精通更多的医学专业技术,一边坚持他喜爱的科研工作。”同事说。就这样,石磊以惊人的科研成果震撼了身边的同事,工作至今,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填补了市一院科研课题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上的空白。



        挑战高难度手术,做人民的好医生

        手术灯下,石磊身体前倾,目不转睛地盯着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操作。手术室内吸引管发出的噪音、电凝止血刀的滴滴声,还有监护仪器发出的各种提示音,这些冷冰冰的声音对他来说,都是最美的交响乐,因为它们代表着病人生命体征一切正常,代表着希望。3小时后,石磊走出手术室,长舒了口气。“手术效果达到预期,等下我去病房再看一下病人,今晚我的夜班,咱们再谈一下病人的后期治疗方案。”石磊对家属说道。这只是石磊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一次次在生死线上抢夺生命,有时一个手术就要进行十几个小时,他也毫无怨言。

        大脑是人体中最脆弱的地方,探索大脑未知的领域,勇气、能力、创新、仁心缺一不可。2015年,市一院接收了一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按照之前的治疗手段,需要采用去大骨瓣手术,去掉一块手掌大的颅骨,三个月后再用钛网修补头上缺损的颅骨。这样的治疗手段,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头部创面很大,而且治疗费用极高。石磊在详细了解病人的情况之后,提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方式。在经过团队的多方协调和对患者情况仔细研究后,石磊主刀成功进行了昆山地区首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手术。“该手术只需在患者颅骨上开一个3cm的小洞吸除血肿,且无需二次手术,比传统去大骨瓣手术治疗费用减少7-8万元,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相对而言,技术难度也非常高,需要在无术中导航的情况下精确定位患者血肿的位置,保证开的小洞下正好是血肿,这是一个技术活,需要经验和复杂的测量、精准的计算。”石磊说。

        石磊像海绵一样,可以忘我的吸收和投入到浩瀚的医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他不仅是江苏省首例开展PRP用于创面损伤修复的治疗者、昆山市首例开展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的治疗者,还合成具有完全自主产权新药DMC-BH,实现抗颅内恶性肿瘤。从事神经外科疾病诊治工作13年来,石磊正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要像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一样,当一名人民的好医生。”



        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爱心书写医患真情

        2009年,市一院神经外科接收了一名意外坠楼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虽然进行了急诊开颅手术,但是想要恢复如初难上加难。石磊看到守在病人床边忧伤的家属,怜悯之心油然而生。随后,石磊仔细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琢磨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术后1个月,病人奇迹般地从深度昏迷中醒了过来,术后3个月,病人可以在辅助下行走。“当时,大家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这种恢复速度难以想象。”石磊回忆说,病人家属有个心愿,希望病人能恢复说话功能。石磊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到专业机构进行语言训练,但病人家境贫困,难以承担康复费用,于是他就在网上找专门的训练资料,总结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鼓励病人家属坚持训练。“

        对病人的疾苦,他能感同身受。”同事这样评价。石磊经常会抢救和收治一些家境困难的病人,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他会想法设法用经济且不影响治疗效果的药物,同时加倍关心和观察病人,使他们早日康复。

        责任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字字千钧,它源自内心、源自初衷、源自精神的坚守和行动。正是凭借这一份坚守和行动,石磊和他的同事们始终奋战在医疗战线的最前沿。“行医是一门良心活,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因为信任,患者把自己托付给了我,那一刻我深感责任沉重,而当患者康复,欢欢喜喜地回家,那是我最开心、最满足的时刻,这种喜悦、自豪,也唯有我们医生才能体会得到。”石磊说。


        来源:昆山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