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如何更有力?省科技厅长:打好五个“攻坚仗”!

        8月28日,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吹响了新时代江苏科技创新的号角,必将成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近日,《群众》杂志刊发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秦的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他表示,全省科技系统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把各项重大任务落实到位,全力打好五个“攻坚仗”,确保江苏科技创新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坚决打好五个“攻坚仗”

        全省科技系统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把各项重大任务落实到位,全力打好五个“攻坚仗”,确保江苏科技创新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坚决打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的攻坚仗

        聚焦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技术短板和创新需求,大力实施前瞻性技术创新专项,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

        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启动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集中突破一批具有前瞻性、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对重大科学前沿或重大产业前瞻问题进行超前部署,每年组织若干重大原创性研究项目。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集成推进一批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战略产品,促进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同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搭建重大科技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高新区等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以支撑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二、坚决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攻坚仗

        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深入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产学研一体化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整合高校院所力量,推动企业家和科学家强强联合、企业与高校院所一体化合作,建立创新联合体。

        支持企业院士和高校院所院士互设工作站,联合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研究生培养等,积极搭建院士与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合力推动高水平创新创业。

        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新建一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吸引中央直属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在江苏设立独立研发机构,争创一批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

        大力推动科技政策落实,进一步做好企业研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以及普惠性税收政策落实工作,建立普惠性财政支持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省级奖励比例,切实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

三、坚决打好科技资源统筹的攻坚仗

        启动建设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整合科研机构、科学数据、科技金融等九大资源,搭建共享、交易、创业等六大平台,建立统一的科技资源服务网络,努力打造“一站式、全链条”科技资源统筹体系。

        开展全省科技资源普查,通过构建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利益联结机制,统筹高校院所和大企业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的惠及面和利用率。

        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积极搭建军民融合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找准产业发展与军工科技资源的结合点,以项目为纽带,加强建设统筹、资源共享、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军民融合高端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新示范区。

四、坚决打好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的攻坚仗

        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实“四个一”要求,成立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机构,统筹协调推进自创区建设各项工作。

        研究制定年度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每年实施一批省市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建设项目,部署建设一批重大支撑平台。

        围绕培育发展主导产业,每年组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项目。提升高新区创新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发布、定期通报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创新核心区,大力推进争先进位。

        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

五、坚决打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攻坚仗

        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深化市场化改革举措,加快省产研院与地方和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布局一批专业研究所、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引进一批海外顶级研发机构。

        建设用好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强化信息集散、项目对接、资金融措、服务集成,重点打造“一平台、一中心、一体系”,健全完善全省技术转移服务网络。

        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围绕新出台的改革政策,抓紧制定修订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着力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生态。